天气预报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公告 > 行业动态

味精、鸡精、鸡粉、鸡汁你真的用对了吗?

   在厨房的调味家族里,味精、鸡精、鸡粉和鸡汁都是常见的增鲜能手。但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区别,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?一起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。
   1.成分大揭秘
  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,它是一种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天然物质,通过发酵等工艺制成。在适当的条件下,谷氨酸钠能够释放出谷氨酸,为食物增添独特的鲜味。
   鸡精并非单纯的“鸡的精华”,它是以味精为基础,添加了盐、糖、鸡肉粉、香辛料等多种成分。其中,鸡肉粉赋予鸡精一定的鸡肉风味,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,让鸡精的味道更加丰富。
   鸡粉同样以味精为核心,添加了大量的鸡肉粉、鸡蛋粉等,相较于鸡精,鸡粉中的肉类成分含量更高,因此其肉香更为浓郁。
   鸡汁则是采用新鲜鸡肉经过熬煮、浓缩等一系列复杂工艺制成,除了鸡肉本身的营养和鲜味物质,还可能添加一些其他的增鲜剂和调味料,是一种液态的鲜味调味品。
   2.味道各不同
   味精的鲜味纯粹而直接,能够敏锐地刺激味蕾,带来鲜明的鲜味体验,但它的味道相对单一。
   鸡精由于成分的多元化,鲜味中融合了鸡肉的香味和其他调料的复合味道,层次更加丰富,在提升鲜味的同时,还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。
   鸡粉的肉香突出,鲜味与肉香相互交融,适合用于需要突出肉香的菜品,能让菜肴散发出浓郁的诱人香气。
   鸡汁的鲜味自然醇厚,因为是液态,能够更好地融入食材中,使菜肴的味道更加均匀,口感上也更为柔和。
   3.用法有讲究
 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,当烹饪温度攀升至 120℃以上,味精里的谷氨酸钠会逐步转化为焦谷氨酸钠。经实验检测分析,此转化不仅会造成鲜味物质减少,致使鲜味大幅下降。
   据相关研究显示,过量摄入焦谷氨酸钠或许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一定影响,存在潜在健康风险。所以,在烹饪时,为确保味精达到最佳提鲜效果并保障安全,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即将出锅前加入。
   一般来说,每道菜的添加量把控在0.5-1克左右为宜。比如清炒时蔬,在蔬菜即将炒熟时放入味精,快速翻炒均匀,就能恰到好处地提升菜品鲜味。
   另外,味精在酸性环境中鲜味会减弱,这是由于酸性物质会与谷氨酸钠发生反应,改变其化学结构,进而降低鲜味的释放程度。因而在烹制糖醋类等酸性较强的菜肴时,务必减少味精的用量。例如制作糖醋排骨,可适当减少味精的添加,或者干脆不添加,以免影响菜品的风味。
  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的相关指导意见,鸡精的使用方法与味精相仿,在出锅前加入并搅拌均匀即可。但需注意,由于鸡精本身已含有盐分,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盐的添加量,防止菜肴过咸。通常情况下,500 克食材中,鸡精的用量在 1-3 克。以炒土豆丝为例,在出锅前加入适量鸡精,既能提升菜品鲜味,又不会因盐分过多而破坏口感。
   鸡粉适合用于炖菜、煲汤、红烧等烹饪方式。在烹饪过程中,它可以较早加入,以便让鸡粉的味道充分融入食材之中。中国烹饪协会建议,每500克食材的鸡粉用量大约在2-5克。比如在制作红烧肉时,在煸炒完肉块后加入鸡粉,后续再进行炖煮,能让红烧肉散发出浓郁的肉香和鲜味。
   不仅如此,鸡汁还常用于烧菜、勾芡以及凉拌菜中。在烧菜时,于菜肴快出锅前加入鸡汁,能够显著提升菜品的整体鲜味。用于勾芡时,鸡汁可使芡汁更加鲜美浓稠。在凉拌菜中加入鸡汁,则能让凉拌菜的味道更加清爽可口。使用鸡汁时,可依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,一般每次用量在5-10毫升。
   了解了味精、鸡精、鸡粉和鸡汁的区别与用法,在今后的烹饪中,大家就可以根据不同菜肴的特点和个人口味,精准选择合适的调味品,让每一道菜都绽放出独特的美味。下次做菜时,不妨试试这些调味小技巧,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哦!
   来源: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